自2015年我市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,7年時間已共制定了14部地方性法規。“徒法不足于自行”,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。自己立的法執行情況如何?市人大常委會專門組建綜合執法檢查組,耗時半年對其中的10部地方法進行了全面執法檢查。這是我市首次、也是全省乃至全國率先對地方性法規進行集中式、大規模“體檢”。
在這10部地方性法規中,從養犬管理到文明行為促進,從城鎮綠化到生活垃圾管理,從電梯安全到城市管理,從大遺址保護到非遺文化傳承,涵蓋城鄉建設、環境保護、歷史文化保護的諸多方面,帶有明顯的“蚌埠特色”。10月26日召開的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,6個執法檢查組就10部地方性法規執法檢查情況分別向常委會作了報告——共實地走訪、檢查點位89處,梳理發現問題134個,提出意見建議156條。
采訪中記者了解到,發現的134個問題中,檢查組現場交辦解決52個;能立即整改的促其立即整改,不能立即整改的,則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要求限期整改,對部分問題還制發了《監督意見書》。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許錦標介紹,檢查中發現了不少共性問題,既有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,也有群眾身邊的點滴小事,還有基于法規本身的思考完善。“大多與法律法規學習宣傳不到位、配套方案辦法制定不及時、法定責任落實不到位、尤其是執法力度不大甚至缺失有關。”他說,有效加強地方法的執法力度,是迫在眉睫的新課題——立良法更要促落實以謀善治,讓法律制度的牙齒真正“咬合”,才能體現法治的約束力和推動力。
據介紹,此次執法檢查采取計劃點位與隨機抽查、現場檢查與接受舉報相結合,采用多組、多點方式,明察暗訪以期掌握全面真實的第一手材料。尤其是通過向社會公開相關檢查內容,多渠道廣泛征集意見建議和線索,動員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共同監督,力求法律法規在人民群眾的“全過程”參與中定出來、落下來、活起來,切實體現立法工作的全過程人民民主。
“執法檢查是人大行使憲法法律賦予的監督權,也是保證法律全面有效實施的‘利劍’。發揮‘法律巡視’作用,督促有關國家機關把法律法規執行到位、落到實處。”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,發現問題只是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跟蹤督促、落實整改。按照要求,被檢查單位要在規定期限內將研究處理情況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,并由常委會組織滿意度測評。“執法檢查要做到把脈問診‘全覆蓋’,求實問效‘全鏈條’,緊盯發現問題,確保目標不變、靶心不散、頻道不換。”該負責人透露,市人大常委會還將對問題整改進行“回頭看”,持續跟蹤監督,著力提升檢查成效。關于法規本身提出的意見和建議,也將統籌列入年度立法修訂計劃,推動地方性法規不斷完善、更加切實可行。